京派、海派、鲁融合派……影视剧的地域流派与特色_物业管理_乐鱼登陆-网站登陆入口 

物业管理

企业邮箱 | 乐鱼登陆 | 乐鱼登陆入口 | 乐鱼登陆网站

物业管理

京派、海派、鲁融合派……影视剧的地域流派与特色

  京派、海派、鲁派、西北派、东北派、融合派,不同地域流派电视剧发展历史和趋向如何?

  电视剧垂直化、差异化、个性化愈发明显,一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剧集应运而生。例如京派、海派、西北派、东北派、融合派……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来自不同地域的剧集便会上演同档期PK,比如《什刹海》VS《三十而已》,《新世界》VS《安家》……

  不同地域流派电视剧都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在当下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形态趋势?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京派剧讲述北京城北京人北京事。既囊括了帝都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涵盖了柴米油盐的市井生活。构建京味剧的第一步,便是场景再现:天桥、鼓楼、什刹海等“老北京”印象,鸟巢、水立方、三里屯等“新北京”地标。在此基础上,市井文化和风俗民情也必不可少,地道的北京话迅速带动观众“入梦”。

  80年代的《四世同堂》堪称京味剧开山之作;90年代的《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是披着情景喜剧外衣的调侃式京味剧;21世纪初的《大宅门》奠定了宅门戏的体量与格调……

  最近几年,京味剧的主流是糅合了老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温情与人间烟火气。比如,刘家成执导的《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芝麻胡同》《情满四合院》对准了“大杂院”与“小胡同”文化。

  京味剧的演员挑选标准,更钟情于京籍演员,《什刹海》里的连奕名、张晞临、牛莉、关晓彤、吴磊,《芝麻胡同》《情满四合院》的何冰、刘蓓,《新世界》张鲁一……是因为,京味剧有大量北京话台词,要想更“地道”,京籍演员的加盟无疑会锦上添花。

  不过,随着北京国际化进程加快,京味剧特有的“老北京”气息正在被“消解”。《新世界》以老北平呼唤新世界,以小人物书写大时代。《北京女子图鉴》聚焦北漂女性的奋斗历程。《小欢喜》虽定位在北京重点中学的高三,但传统的京味元素在剧中已然无处寻觅。

  从播出平台看,大多数京味剧都青睐北京、东方卫视,并取得了不错收视和口碑。这表明,优秀作品与优质平台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京味剧打破了“过江难”的桎梏,成为全国人民通吃的“香饽饽”。

  海派剧以反映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或风俗为特色。与京派剧相比,海派剧惯有的腔调,是传统与现代杂糅,保守与开放碰撞,市井与小资并存。东方明珠、黄浦江、陆家嘴、外滩等极具设计感的上海地标是海派剧的重要标识。

  今年已播出两部海派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孙俪、罗晋主演的《安家》,东方、北京卫视双台收视率破2,江疏影、童瑶、毛晓彤主演的《三十而已》,东方卫视收视破1。

  《安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魔都的美景和海派建筑风情:深坑酒店、3.8亿的史诗级老洋房、堪比小故宫的图书馆……《三十而已》中顾佳的豪宅、王漫妮的出租屋、梁正贤在上海的根据地等等引发了关于“上海特色”的讨论。

  海派剧大多不以体量而以话题取胜:《三十而已》以三位都市女性展开,剧情走向和角色行动成为观众实时评议的焦点话题;《我的前半生》让观众围绕全职太太、闺蜜情、重返职场、应聘歧视等诸多领域的话题延展,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

  自带社会性话题的《欢乐颂》拥有庞大的观众基础,引发了观众友情、爱情、亲情、职场与梦想等多重话题的广泛探讨。

  由此可见,紧扣时代脉搏,捕捉社会敏感点,抓取大众议题,戳中社会痛点,是海派剧引发讨论热潮占领舆论高地的秘密武器。无论是《蜗居》《双面胶》《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还是《安家》《欢乐颂》《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都在极力展现都市人关心的议题,有的话题甚至只存在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北上广深”。

  值得一提的是,地域特色浓厚会吸引受特定地域的受众,从而形成一定的受众壁垒:相比京味剧的“南北通吃”,海派剧如何攻下北方市场一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我的前半生》《安家》都在东方卫视与北京卫视联播,但两部剧在东方卫视的收视率,都远超北京卫视。

  一直以来,鲁剧都是品质、口碑的代名词。鲁剧大多是正剧、主旋律,题材严肃、表达含蓄、风格厚重。早期的鲁剧,如《孔子》《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沂蒙》《南下》,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孝悌文化、儒家遗风是它的特征。

  近些年来,《生死线》《青岛往事》《红高粱》《父母爱情》《大染坊》《闯关东》等一批品质剧作,扩大了鲁剧的事业版图,成就了“新鲁剧”的辉煌。从豆瓣口碑来看,“山影出品,必属精品”的口号名不虚传,几乎每部作品都是8分以上的口碑佳作。

  鲁剧发展中,涌现了无数优秀创作者。老一辈有滕敬德、王俊洲、陈敏等,中生代有张新建、赵冬苓、王文杰等,更年轻的则是孔笙、侯鸿亮、张永新等。山影经历了核心团队相继出走,侯鸿亮、孔笙、李雪等人成立“正午阳光”之后开始走向式微。

  从储备剧来看,山影以《安居》《大运河》《我们的秘密》《惊天岳雷》等多部剧都是以主旋律正剧为主。相比之下,独立门户的正午阳光,有着非常强的创作主导能力,也是鲁剧品牌的继承和发扬者。同时,正午阳光也逐渐脱离了山影,树立了自己的招牌。近年推出的《知否》《都挺好》《大江大河》《我是余欢水》等剧,不再有浓厚的“鲁剧”特色,而是走向了“兼容并蓄”。

  西北派虽不是电视剧地域派系的领军者,但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崛起力量。西北剧有着浓郁的地理风貌,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展现西北地区雄奇而壮丽的自然景观,厚重的黄土地文化,粗犷、古朴的人文气息。

  这些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成为西北派走向全国的排头兵:以《关中刀客》《关中无极刀》《关中匪事》《西安虎家》《关中秘事》等为代表的陕派作品;以《》为代表的革命历史人物系列;以《大西北剿匪剧》为代表的的战火系列;以《大秦帝国之纵横》为代表的大秦帝国系列;改编自经典文学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全景式展现乡土社会与生活。

  目前播出的西北剧,收视率最高的是孙俪、陈晓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东方卫视收视率破2,江苏卫视收视率1.7。剧集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对于西北美食的刻画,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泾阳肉夹馍、泾阳甄糕……

  无独有偶,《白鹿原》除了真实的场景还原,还让观众领略了大西北的人文风情和生活美食。剧中出现的油泼面、葫芦鸡、水晶饼等关中美食,更是让观众一解“眼馋”。必须得说,美食是众多地域题材打开观众心门的一把钥匙。

  熙攘繁盛,光耀万年——《长安十二时辰》用爆表的还原度捧红了古都西安。无论是长安108坊的布局建造,还是大唐时期的民俗民风,都精准还原了唐朝长安的面貌和社会的烟火气。这部剧的成功也说明,大西北的历史悠远长久文化灿烂,是电视剧创作可勘挖掘的无尽富矿。

  东北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和东北人一样幽默风趣充满喜感,东北剧如出一辙。东北剧创作历史悠远长久,成绩斐然,从《刘老根》《马到帅》到《乡村爱情》,每一部都拥有坚实受众基础。《乡村爱情》系列已经了12季,且每一季的收视、口碑都还不错,堪称国内少有的季播剧成功案例。

  东北剧的创作理念一般以平凡生活、接地气的小人物为主,农村题材、喜剧居多。就拿《乡村爱情》来说,土到尽头就是潮的服装,大白话又富含人生哲理的语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习俗……东北剧成为了不少“社畜”在繁忙工作、生活中的“解压”神器。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地域类型剧正厚积薄发。融合剧指的是多地域、跨地域融合与碰撞的剧集。《小娘惹》就可以算作是当下新兴的融合剧。《小娘惹》辗转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取景,融合娘惹文化精髓,讲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的故事;《我的北京等你》《遇见王沥川》等剧也拥有跨国拍摄、取景的“混血基因”,为剧集内容增添了异域风采。

  影视剧作品要有“时代特征”,而“地域文化”是作品呈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地域类型剧的创新与嬗变,代表着国产剧的新风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剧集不断“推陈出新”,打破地域壁垒,激活创作活力,是电视剧市场发展的必要需求,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创作表达。

上一篇:20世纪我国有五大画派——海派影响最广岭南画派最成系统。
下一篇:吴昌硕和王一亭海派首领与海派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