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之韵咫尺可观_特色小镇_乐鱼登陆-网站登陆入口 

特色小镇

企业邮箱 | 乐鱼登陆 | 乐鱼登陆入口 | 乐鱼登陆网站

特色小镇

海派之韵咫尺可观

  今年国庆长假,恰逢建党百年,上海的艺术展览中聚焦百年党史和72年新中国史的展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浸润中,这些展览又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气质。无论是艺术样貌的多元,还是艺术传承的严谨,无论是艺术精品的汇聚,还是艺术风尚的引领,都在这些展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上海文化的精髓也就在里面。

  今年国庆长假,恰逢建党百年,上海的艺术展览中聚焦百年党史和72年新中国史的展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浸润中,这些展览又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气质。无论是艺术样貌的多元,还是艺术传承的严谨,无论是艺术精品的汇聚,还是艺术风尚的引领,都在这些展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上海文化的精髓也就在里面。可以说,这些展览是对上海全方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最生动的诠释。

  中华艺术宫的“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将会贯穿整个国庆长假,是假期中体现红色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展览。该展启动于今年6月,贯穿整个七月建党百年和国庆假期,已经吸引了数十万市民参观,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这几年上海说海派艺术说得很多,但其实海派艺术一个重要的体现的领域就是红色文化。像陈逸飞这样的当代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其实都是画红色题材作品出身,甚至像吴湖帆这样的海派艺术老人,也有不少红色题材作品亮相。

  所以“日出东方”展固然是一个红色主题大展,传播的是红色文化,但如果想了解海派绘画的脉络,“日出东方”展也是一个切入点。据了解,展览共展出140余件/组作品,从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方面出发,以创作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精品构成叙事结构,以美术作品反映中国诞生至今的百载征程。展出作品几乎涵盖了上海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重大美术创作作品占一半以上。

  在这个展览中,市民能够正常的看到魏景山的《占领雕塑小稿》,陈逸飞的《开路先锋》等这些中国当代美术史中重要的作品,也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些老海派画家的“老人新画”。据了解,1950年代不少老画家响应号召,在“新国画运动”的倡导下与真山真水进行对话,并以写生的方式去表现新生活。比如颜文樑《闵行在建设中》、丰子恺《庆千秋》、王个簃《走向生活》等。记者发现,这些作品笔法还是传统海派的笔法,却将工业建设、城市风景纳入到山水画创作之中。轮船码头、公路汽车、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城市元素首次出现在传统中国画创作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幅老画家陈秋草的《朝晖》,画的是早晨上海外滩的景象,一面猎猎红旗用的传统水墨的手法,却展现出红旗招展的英姿,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而这种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最早就是出现在海派画坛之中,这也反映出海派绘画那种包容、创新的特点。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国庆期间的“不忘初心伟大征程——从建党到建国红色文物史料展”也能够准确的看出一些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交融的端倪。展览共展出来自9家单位的藏品97件,其中珍贵文物49件,11件展品为首次展出。展品包括多个语种多个版本的《宣言》,比如1872年德文版《宣言》,1888年的英文版《宣言》等。这让观众了解到,在海纳百川的开放氛围中,上海一直是各种思潮汇集之地,这也为中国在上海的诞生作了必要的铺垫。

  这个展览分为序厅“点亮中国”、第一单元“东方破晓”、第二单元“星火燎原”、第三单元“中流砥柱”和第四单元“夺取胜利”,介绍了中国以《宣言》为理论基础而创立,经历了从党的创建到国共两党合作;从大革命的失败到走上长征之路;从统一战线全面抗战到内战爆发,直到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此外,展览还设置了多媒体展项和观众互动场景。序厅的“点亮中国”大型数字动态沉浸式沙盘,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讲述从建党到建国的辉煌历史进程;展厅中还搭建了“小小红军”“作战室”互动体验场景,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观展体验。

  刘海粟美术馆国庆期间举办“海派油画大师陈钧德——艺术与文献特展”。2019年去世的陈钧德现在已经被尊为“海派油画大师”,并且被认为是海派绘画的承上启下者,但其实陈钧德的成长经历本身也就反映了海派绘画的一些特点。

  这个由刘海粟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袂主办的重量级文献展显示,陈钧德生在上海一条普通的弄堂里,长辈中没有人是画画的,陈钧德踏入画坛纯粹是因为他喜欢绘画,对绘画有一种痴迷。文献展还显示,在陈钧德的艺术成长道路中获得过颜文樑、刘海粟、林风眠等海派绘画大师的指点和提携。在一些信件中人们看到,大师对后生的提携是无微不至、不计回报的。而且大师所授的不仅仅有艺术之道,更有做人之道,他们都以为一个海派画家是综合素养的体现。

  当然,只要有天赋,只要愿意学,就能够得到艺术中的上升空间,这就是海派艺坛的基本氛围。而当自己也成为大师之后,陈钧德并不满足于复制自己,而是不断的提高和创新,尤其是在颜色的运用上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这对海派艺术也是一种发展。

  中华艺术宫国庆期间正在举行“在希望的田野上——馆藏逄小威中国农民肖像主题摄影作品展”。2020年,摄影家逄小威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带着团队走了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走到了中国最东、最西、最南、最北四个地极的村庄,拍遍56个民族,拍全农林牧副渔(各种职业),为1000多位农民拍摄了肖像。2021年年初,逄小威将《中国农民》中的精品捐赠给中华艺术宫。

  在这些作品中没什么伟人,主人公都是农民。逄小威用黑白照片的方式呈现了在中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同的生活面貌、各个年龄层的生活状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事农林牧副渔“大农业”中国农民的现状,为2020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做出了历史的见证。这些作品融入了一位摄影家对于土地、对于农民的热爱。

  上海是海纳百川之地,具体到文物和艺术,那也是各种珍贵器物云集之地。上海博物馆在国庆前夕揭幕了“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呈现了在过去69年之中全国各地名家捐赠给上博的文物精品。这些代表不同流派门类的器物的汇聚,对海派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截至2020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占馆藏文物总量的8.6%,其中珍贵文物3.3万余件,占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23.6%。目前,上海博物馆的捐赠者人数超过了800位,集体捐赠超过120家,接受捐赠的文物批次更是多达1200多次。

  上博最有名的受赠莫过于1956年接受潘达于捐赠的国之重器大盂鼎和大克鼎,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接受王世襄捐赠的明清家具等。而上博素有举办捐赠主题展,以此回馈捐赠者的传统。第一次将众多捐赠者聚集一起,举办跨门类、综合性的捐赠文物展,可追溯到1979年为纪念建国三十周年,在河南南路16号上海博物馆老馆举办的“捐献文物展览”。今年为了纪念建党百年,上海博物馆于6月举办了“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时隔3月之后,再次举行捐赠展,密度可谓空前。

  在此次展览中,市民能够正常的看到郑振铎1956年捐赠的《汉人物画像砖》、张珩1950年捐赠的《唐永徽六年李世延母冯氏等造像》、胡惠春和王华云1950年捐赠《清雍正景德镇窑仿汝釉弦纹花盆(一对)》、陈植1961年捐赠的《清纪昀铭旱烟管》,以及庞维谨、庞增和、庞增祥1952年捐赠的《明缂丝佛手花鸟图》等珍品。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上海博物馆的捐赠藏品数量、捐赠藏品质量、捐赠人数和批次,在国内博物馆皆无出其右者。而通过捐赠,保护文物,传承文物,由一人一家的赏鉴发展到慨然捐诸公立收藏机构,当文物从私人收藏空间进入到公众视域,它就由赏玩的功用中升华出来,具备了提炼记忆、凝聚品格、传承文明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捐赠人的无私精神与捐赠实践,在当代,参与了我们民族历史认知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海派艺术因为本质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所以海派艺术总是带有鲜明的引领性。这一点在各种当代艺术展和潮玩展现得最为明显。

  明珠美术馆即将在10月7日落幕的“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艺术家群展就是一个在思想上很超前的当代艺术展。展览从陶瓷的材料泥土出发,探索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为观众带来一系列古代陶瓷及工艺美术以外、以陶瓷为媒介的独特艺术创作。

  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李丹丹介绍说,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用火烧湿泥土制成陶器,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开端。人类对“泥土”的发现与探索,从近万年前延续至今,在中国更开辟了从瓷土到瓷器的新天地。

  展览甄选14位当下活跃在艺术领域有代表性的中外艺术家,包括(法)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陈小丹、耿雪、梁绍基、梁婉莹、刘丹华等。展出他们以陶瓷材料为媒介,或与之相关的创作,包括雕塑、装置、影像、绘画等形式的30余组作品。其中,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创作的装置作品《无题之明珠》颇为吸睛,漂浮在水面上的瓷碗随着不规则的碰撞发出动听的声音。艺术家在他的创作理念中表示,日常的骨瓷碗也能成为乐器,弹奏出美妙的声音,他希望这件作品让观众在声音与视觉艺术之间感受到自然与人工的平衡点。

  陈小丹创作的《线》,则从女性艺术家的审美视角,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观赏体验。艺术家梁绍基创作的《醉》,利用球形化工玻璃烧瓶、陶土、氧化铁、碳、石膏、酒等材料制作而成。

  龙美术馆西岸馆国庆期间有四个展览。最新的一个展览是“乔治·康多:图像殿堂”展。作为西方近40年来最重要的艺术家,乔治·康多的作品对潮流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这个展览由马西米里亚诺·吉奥尼担任策展人,并与知名建筑师安娜贝尔·塞多夫合作布展,是乔治·康多在亚洲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个展。展出200余件绘画、雕塑及素描作品,聚焦于康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重要的周期创作与作品系列。

  40多年来,康多并没有顺应观念艺术的趋势,而是勇敢逆行,成为1970年代以来回归绘画潮流的先锋之一,如今成为当代美国绘画领域的标志性人物。青年时期,康多到了纽约,曾短暂地加入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不过只在“大老板”安迪·沃霍尔跟前刷过一次脸。反而是几年之后,安迪·沃霍尔出于兴趣购买了一些康多的画作,并请两人共同的朋友凯斯·哈林出面,介绍彼此认识。

  1980年代初,康多在东村的画廊举办自己的首次个展,迅速成为东村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彼时新浪潮音乐、涂鸦艺术、挪用创作兴起,重新定义了此后多年纽约的创意版图。

  康多的绘画手法将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其他二十世纪先锋运动艺术风格相结合,如卡通形象与世俗图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康多称之为“人造现实主义”。康多的大多数绘画都是肖像画,但他所描绘的并不是活着的人物,而是创作出来的角色,并借此揭示他们破碎的心理健康状态中的内在人性。

上一篇:初次巡礼式展现近现代海派书画的“群星闪烁”
下一篇:海派传人郑孝同“明徹同舟”书画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