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本《海派》读物出版发行复旦大学教授说好看有作者笑称上海人应该人手一册_特色小镇_乐鱼登陆-网站登陆入口 

特色小镇

企业邮箱 | 乐鱼登陆 | 乐鱼登陆入口 | 乐鱼登陆网站

特色小镇

国内首本《海派》读物出版发行复旦大学教授说好看有作者笑称上海人应该人手一册

  最近,国内首本《海派》读物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第1辑于8月底面世。今天,晨报记者拿到了《海派》新书的签名本,有该书两位主编的亲笔签名。

  作为《海派》丛刊策划人,上海大学出版社文化编辑部主任黄晓彦和记者说:《海派》旨在弘扬海派文化,打造都市文化新地标。其实,早在2017年就开始酝酿出版一本海派读物。去年9月25日与两位陈子善、张伟两位专家沟通之后,一拍即合,决定着手。2020年12月16日,上海大学出版社举办“《海派》丛刊出版启动仪式暨出版研讨会”,搭建了“编委会”,之后在主编的带领下,逐渐完备栏目设置、丛刊风格、内容建构、装帧形式以及开展约稿、编辑等各项工作。2021年8月底,《海派》丛刊第1辑出版发行。

  记者发现,《海派》丛刊专家阵容强大,主编为陈子善、张伟,编委包括王金声、汤惟杰、朱枫、沈飞德、邢建榕、李天纲、林丽成、罗宏才、周立民、邹振环、陆灏、陈思和、陈建华、钱乃荣、薛理勇等一大批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是《海派》丛刊主编之一,他指出,该丛刊既不同于纯学术刊物,也不同于比较大众化的、普及性的刊物,而是要成为一种有着新的海派史料支撑的,具有相当可读性的丛刊。尽可能把刊物做得好玩、好看、有趣,对海派文化的发扬和推广能起到一点点作用。

  2021年3月15日,黄晓彦(右一)与《海派》两位主编就书稿选用、栏目设置、丛刊风格等进行商讨

  2021年8月30日,陈子善(左一)、张伟(右一)两位主编到出版社签售预售图书

  据黄晓彦介绍,“我们对标北京的京派文化读物《掌故》,但我们大家都希望在内容方面做得更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内容以近代以来发生在上海的人事物,有近代有现代也有当代。目前国内相关联的内容的读物,其中大众化的读物和刊物有《上海滩》 ,在内容上注重古今并重,写法上说古道今,该书属于大众读者群;学术性的刊物有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的《上海学》《法租界研究》等,主要刊登学术论文和文献,面向专业群体。市场上有文化品位且较为知名有《掌故》。从文章体式和趣味上而言,《掌故》延续晚清民国以来掌故写作的传统,上接宋元明清笔记文体的气脉,从内容材料上,或亲闻亲历,或考订有据,以写人和叙事为主,梳理、考证旧史,丰富读者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了解。早年另有《万象》,不过现在停刊。”

  黄晓彦表示:创办《海派》丛刊是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传承海派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市府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当然更是“海派”文化的交流平台。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海派》能将海派文化“立足上海,影响全国,辐射世界”。

  上海出版的《海派》引起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业内的人表示,“早年京派海派相争,今天南北呼应,百家争鸣,助推文化繁荣”。

  滥觞于三十年代文坛的“海派与京派”,九十年代后发扬光大,褪去了门户派别的意气之争,重燃花边文学的鲁迅风。京派《掌故》海派《海派》的横空出世,大有取代“南有《随笔》北有《读书》”之势。

  读《海派》第一辑:郑逸梅日记,周璇的信(“金嗓子”的钢笔字写得好,见下图),巴金的生活账,柯卫东《不够知己》英文原稿收藏记,李君维研讨会,好文多有。

  文史大家丁悚之孙、《周璇致我祖父丁悚的几封信》一文作者丁夏在收到该书第一时间就发微信:“上海人应该人手一册的入口勒了此地(沪语:在这里)。”

  晨报记者正常采访了《海派》主编之一张伟。张伟为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30年,长期耕耘于图像文献和城市文化史等领域,相继主持“上海年华”“民国电影”“国际名流与近代上海”等多个学术项目。

  张伟:“海派”两字的包容性更大,包括文化、研究,显示出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所以我们最后名称就叫《海派》,两个字,简单明了,因为大家一看就知道,你这个书就是一本海派读物。

  张伟:我们大家都认为,现在推出海派读物是非常好的一个时机,也是契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我想,社会方方面面都很乐意看到这样一本读物的出现,因为在今天的上海文化中,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这三种文化共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关系紧密。实际上,海派文化就是从江南文化衍变而来,而红色文化很大一部分就是在上海这里发展。所以海派文化我认为在相当程度上包含了江南的因素,包含了红色的因素。

  晨报:作为大学出版的一本读物,《海派》会不会成为纯学术性读物,让普通读者敬而远之?

  张伟:我们不希望做成一本学术性的读物,每篇文章加了很多注释(资料索引和出处),最后变成大学的学刊,这会让很多读者最终离开这本读物。所以我们大家都希望出现一本这样的读物,《海派》也许是介于纯学术读物和通俗刊物之间的的这样一种丛刊。

  因此,我们对这本读物的稿件内容方面定了这样几条要求:第一,你(作者)要有材料,要有文献。第二,你(作者)要写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大家都喜欢看。

  目前,《海派》的作者大多数都是行内专家,讨论的题目也都是大家所感兴趣的,无论是学术还是民间,我们的话题都有涉及;然后作者展示的材料文献以及所讲的观点,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代表了业界水平。

  还有一个特点,我要求《海派》的每篇文章都必须配图,而且这个图不是作为单纯用来烘托气氛的配图,比如说,这期作者讲的是一个上海的工厂,你不能放一张和你这个文章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工厂图片,我希望这张图是切合你这个文章的主要内容的。

  晨报:刚刚你讲到《海派》的每篇文章都必须配图,我发现,很多高校出版的读物每篇文章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再加上一些资料图,似乎配图并不重要。

  张伟:我们现在要求作者写稿的同时尽可能提供配图。当然,因为有些作者搞研究工作,他手头未必有丰富的图片,自己也没有收藏,如果作者实在有困难,我们也能够解决配图问题。因我们自己有一个很丰富的图片文献库,也有丰富的收藏家资源,所以,我们大家可以为每篇稿件配上相应的配图。这样,大家在看文章的同时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图能成为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作者通过文字很难一下子说得很明白、很清楚的,读者可以看图来解决,有些时候,一张图胜过你千言万语。

  张伟:我们这本读物刚刚出来之后,投稿的作者很多,然后社会各方的朋友来稿的也很多。当然,作为出版物,容纳有限,有些稿件,我们跟作者商量之后准备放在第二期出版;有些稿件我们直接退回,会和作者解释不适合刊发,比如说内容太学术化,这个是可以登大学学报的;有些稿件我们大家都认为作者的题目和内容太陈旧了,没有过大的新鲜度;其他的还有一个标准,我们要求稿件是之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张伟:第一,我们要求作者自己承诺;第二、我们也会进行一些工作,按照我们图书馆、学术界的行话叫查重,看稿件的内容相似度;第三、我们有专家团,大家在这样的领域当中看的内容比较多的,包括就你这样的一个东西是不是新的?你的观点和你的材料文献是不是新的?包括你作者提供的图片等等,我们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感觉的。对于不符合这几条规定的作者或者出现某方面问题的作者,我们不会再采用他的稿件。

  晨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拿到这本读物看目录,他们最感兴趣最想看什么呢?我个人会觉得也许是野史这一类的内容。

  张伟:陆灏兄(作家、学者)就跟我说,“你们这本《海派》还太正,不够野。”也就是说,目前内容的民间性还不是太强,那么因为我跟子善(这里指《海派》主编陈子善教授)观念是一样的,我们也希望内容是带有野史的,但是你作者写这些,你必须要有根据,而不是毫无根据,更不是道听途说。所以,写野史不要紧,写八卦也不要紧,但是你的内容的确要有文献支撑的东西,那么我们是认可的。

  张伟:首先,我们会坚持做下去,把这本读物办好。我们还想开设一个回忆录的专栏,例如第一期《海派》,很多人认为很不错的是周立民写巴金家庭生活中的票据(配图见下图)。以往很多人写巴金,主要是研究巴金的小说和巴金的散文,那么,这次作者就以一个非常新的角度,从巴金生活当中的单据来切入到他的生活中的一角。而且,周立民有他的特殊之处,他是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他能接触到这么多东西,而且他是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写过很多文章和书,所以这两点决定了他能够驾轻就熟运用到这些独有的素材,从生活中的单据去解剖巴金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以及当时他的生活状态,那么,这个内容太有说服力了。

  作者以第一手资料,详细记述了巴金家庭生活中的各项票据收支情况,包括寓所租金及水电费、维修费,冰箱、空调、电视机的购置和维修费、稿酬收入等。这些生活开销和由此衍生的信件体现了巴金一家的生活轨迹和处事风范。这些“无意”史料无疑是巴金一家和一个时代的客观历史见证。

  由丁夏(丁悚孙)提供,首次公开披露著名电影演员、歌手周璇小姐早年写给著名漫画家丁悚的书信(12封),见证两人忘年交友情及相关事件与时代背景。

  作者以第一手资料,详细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旧上海“三大亨”中的黄金荣、杜月笙的浮沉际遇。其中黄金荣写自白书的因果逻辑,杜月笙与逃港上海银行家的关系在文中笔墨较重。文章多穿插当事人书信及当时媒体记者报道文字,较为完整地再现了旧上海风雨浮沉的动荡历史风貌。文章的主要内容严谨,情节生动,论从史出,兼具史料客观性与文学可读性。

  一场沪上咖啡店引起的、有鲁迅、郁达夫等人参与的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的笔战一定是精彩十足的。正如作者所说,这场笔战其实就是文化思潮的碰撞,千百年来,文化思潮的碰撞一直存在并持续。这是一场怎样的笔战,引战的上海咖啡店是怎样的存在,创造社与之有啥关系,值得探究与思考。

  郑有慧提供,梁颖整理 《郑逸梅日记(1953年12月—1954年1月)》

  由郑有慧(郑逸梅孙女)提供,首次公开披露20世纪中国著名文史掌故作家郑逸梅早年难得一见之日记(1953.12-1954.1),见证先生日常生活、友朋交往及时代背景。

上一篇:约会“魅影真爱”敞开一场艺术风City walk
下一篇:缔结古今美学奇缘 林栖马面裙联手LOOKNOW述说千年华服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