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文脉与海派文化_行业动态_乐鱼登陆-网站登陆入口 

行业动态

企业邮箱 | 乐鱼登陆 | 乐鱼登陆入口 | 乐鱼登陆网站



上海历史文脉与海派文化

时间: 2023-12-19 19:56:14 |   作者: 乐鱼登陆入口


  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我们强调“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建设全球卓越城市,新的海派风格也得到了彰显。李强书记强调“三个文化”,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强调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无论是红色资源、海派文化还是江南文化,都跟上海这块土地一路走来的传统密不可分。

  上海并不以历史悠远长久见称。有文献记载的上海历史也就1000多年(尽管习惯上称上海有6000年历史),上海从唐代开始才有独立的行政建置。唐代人在上海修筑捍海塘(把海水挡住,围住的田地逐渐可以开发、住人,从事经济活动),土地逐年涨出来。上海的发展和人们治理海患的能力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建县建置都和人口、经济发展有内在关联。当国家统治者眼光向内,上海处于边缘地带;当眼光向外、重视海洋时,上海就处于前沿地带。上海设司建县,是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唐以前是陆上丝绸之路,由西安始,一路向西,那时中国跟中亚的联系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到了宋代,北面有辽、金、夏,陆上丝绸之路难以打通,开发海上丝绸之路被提上日程,长江口一带因此受到空前重视。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很特别,历史短,疆域广,对外交通空前发达,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元代首都在今天的北京,北京第一次作为全国性都城是从元代开始的。北京周围经济不发达,但作为首都,需要大量物资。唐以后,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已经转向江南,元代很多物资需要从江苏浙江一带运到北方,陆上运输成本很高,大运河又时常不通,于是谋求开辟海上航路。解决海上通道的两个人,都是上海人。一个是朱清,崇明人;一个是张瑄,浦东高桥人。因他们精通航海航运技术,有能力调动海运资源,上海的海运事业蒸蒸日上起来。

  中国地理还有个很有趣、很特别的现象:吴淞—上海长江跟大海交汇点,以此为分界,长江以南,叫南洋,长江向北叫北洋。南洋跟北洋沿海地质结构不一样,从浙江向福建一带,海滩很深,船吃水很深;船吃水越深越稳当,行船越安全。北洋海边是浅滩,吃水很浅。上海和太仓一带成为运输中转站。到北方去要用平底沙船,到南边要用尖底鸟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因此发展起来。元代太仓号称六国码头,12人官至万户侯,64个千户、40个百户,冠盖云集,繁荣一时。上海地区的行政建制也在此时升级,华亭县升为府,上海镇升为上海县。上海许多地方因此繁盛,漕河泾、漕溪路的漕溪等地名,都与漕运有关。那时候张瑄、朱清的势力就扩展到漕河泾一带,包括今天的长桥新村一带。因此,上海大地区因海运发展而带动起来。

  上海的发展,除海运外,与盐和棉这两大物产有关。宋代以降,中国开始逐渐有棉花,到元代棉花变成很重要的物产。棉为何会成为上海的特产?因为棉花耐碱性高。上海靠沿海地区都是海滩,碱性高,小麦长不好,但可以种棉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盐和棉花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加上交易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海人奢侈。古代,人们重视读书、做官,对商人比较打压,商人只有靠炫耀自己的财富来凸显自己的价值,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衣服会穿得超过朝廷的规矩,盖房子盖得特别讲究,吃饭、日用品都会特别讲究,这就是上海的风气,明、清代上海在这方面都很凸显。

  上海人开明。商人比农民见多识广,一般都比较开明。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有很高地位的陆楫,就是上海陆家嘴人,写过专门的文章,讲适当的奢侈对社会是有好处的。他认为作为一家一户你节俭可能对家庭有好处,但作为整个社会,过分提倡节俭则不利。陆楫认为上海人日子都过得很好,因为人们都肯消费。陆楫很了不得,在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史上像他这样讲的人很少。陆楫为何会有这样的思想?因为他生活在上海,了解上海,家里也很有地位。陆家嘴叫“陆”,就是由陆家的“陆”而来。陆家嘴原来有很好的花园,叫后乐园,那个花园在明代,跟黄浦江西边的豫园齐名。再如上海人熟悉的徐光启,他的父辈做生意的,是商人。明朝实行很严格的海禁,徐光启上奏折,希望朝廷开放对外贸易。他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通有无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开放就有走私,有走私就有海盗。他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开明的。

  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中国沿海城市开始发展起来。原来的运河城市、内地城市逐渐衰落。上海在开埠不到十年的时间,贸易量就超过广州,更超过福州、厦门、宁波。原因何在?中国的物产中心在长三角。在长三角一带的港口进行交易,成本远比广州、福州、厦门来得低。另外,还跟上海租界的独特性有很大关联。近代上海由于种种原因,变成非常安全的城市,从1860年以后到抗日战争,凡是中外发生的战争或者中国国内发生的战争,都没影响到上海,这里很安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一点资源比安全更重要,更有价值。上海有很多人不住在上海,但是家安在上海,因为上海安全。安全使上海人口集聚。上海城市人口原来不超过20万,但到1949年,人口已超越546万。

  人口聚集、产业集聚、资金集聚、技术集聚、信息集聚、文化集聚,都跟上海城市的特殊品质有关。

  上海体量大,人口众多。上海有租界,租界并不是上海特有的,近代中国有26个租界,天津有9个,汉口有5个,但是上海2个租界体量特别大。上海两个租界(原先是3个,1863年以后,因英美租界合并,变成了两个)的面积加起来,是全国其他23个租界面积总和的1.5倍。

  城市规模特大。1843年前,上海是比较大的城市,但不是特别大的城市,在全国排第12位。那时候南京、杭州、苏州都比上海大。到1919年,上海城市人口240万,城市的规模相当于苏州加重庆加香港加成都。1947年,上海相当于天津加北京加南京,体量特大。

  上海是经济中心,上海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是独占鳌头的。1936年,金融方面华资银行58家,占全国总数的35%,外资银行总部在上海,金融活动总量上海占全国80%。改革开放后把上海建成金融中心,就是基于上海近代传统。近代上海是全国多功能经济中心,外国工业投资67.1%在上海,房地产投资有76.8%集中在上海,外国的经济脉络在中国的经济脉络主要在上海。还有外贸,近代上海在外贸总值方面占全国75.2%,占了四分之三,1940年比重上升到88%。上海的外贸为何会占那么重?原因复杂。外国的货从上海过一下,到内地去不再交其他税。但如果外国货直接运到其他港口,每过一个港口,每过一个地方,都要重复缴税,商业成本高了很多。种种政策的制约,使得上海变成一个奇特的外贸中心,有75%的货物要经过上海运到各个地方去。

  文化体量更大。这里有四个中心。一个是生产中心,无论是新闻、教育、文学、艺术(电影、舞蹈、戏剧等等),上海都是中心。比如出版,近代全中国新书出版当中,通常有70%是由上海出的。二是人才中心。文学家、艺术家、出版家、法学家等等,都汇聚上海,如郁达夫、郭沫若、沈钧儒、章士钊等等,各种名家都在上海的舞台上活跃过。第三是创新中心,近代中国文化方面凡是有创新的,大多数是从上海出来的。美术方面,我们会提到海派绘画,为什么上海特别繁盛?近代以前绘画交易中心在苏州,1860年以后移到上海,全国各地的富人集聚在上海,各地艺术人才都到上海,中西艺术人才也在这里交汇,创新中心自然就产生了。电影也是在上海起步,近代中国的电影,至少80%出在上海。第四,全国艺术的鉴赏中心,一出戏只要在上海演红,再到别的地方演票价马上上去。演员也是,上海演红,全国通吃。

  上海跟另外的地方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因缘际会,过程独特。近代上海实际是三个城市合起来的,由法租界、公共租界和华界组成,各有各的政府,各有各的管理系统,各有各的规矩。法租界法院开庭是用法文的,公共租界开庭是用英文的,这样的城市在整个世界没有第二个,无论伦敦、巴黎、纽约都不是这样。

  近代上海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是因为历史的一些特殊因素造成的。1853年以前,上海的租界,即今天的福州路、河南路到外滩一带,主要是外国人居住,中国人不能在那里买地,也不能盖房子居住。到1853年以后情况出现变化,“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战争打了17个月,大批的难民跑到租界。租界由原来一两千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二十万人。那么多的人拥到租界里,租界房地产价格飙升,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也超过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房地产上升的速度。那时候在上海的外国人,想尽办法弄钱投资房地产,最早的石库门房子就是在这一时期盖起来的,因为石库门房子讲究得房率及集约性使用土地。大批人来到租界,富人带来财富、资金,穷人带来廉价劳动力,城市一下子发展起来。

  英国人走到哪里,就会把自治的传统带到哪里。英租界的事情不是英国政府说了算,也不是清朝政府说了算,而是租界内有钱人说了算,他们采取纳税人投票制。纳税人投票不是一人一票,而是看你跟租界的关联度,你在这里房产多、缴税多,一个人可能有十几张票甚至20张票,没有房产,没有税,可能连一张票都没有。有权投票的富人,一致欢迎华人进租界。这样的投票结果,改变了租界的性质,租界就由原来的华洋分处变成的华洋混处,由原来纯粹外国人居住的小地方,变成了国中之国,工部局即市政府都成立了。混处跟分处效果很不一样,那么多华人入驻租界,租界人满为患,于是就要求不断的扩展,因为租界原来是租给外国人经商的,现在97%以上的人都不是外国人,因此要增加土地。租界周边的很多土地的主人,都很巴望把地划入租界,因为一划入租界,土地就升值。

  外国人最重要的利益在上海租界,所以一有战争,外国人不希望破坏上海,不希望把战火引到租界里面去。所以从1860年到1945年,上海租界一直是安全的,就像一个大家共同经营的大超市一样,你有股份我也有股份,对你我来讲利益都很重要,所以叫中外交集,利益一体。于是,上海就变得更加安全。

  第二,示范效应。外国人把上海变成自己的家园,把自己的一套东西带到上海。中国人和外国人混在一起,租界建设对中国人产生相当复杂的影响。外国人引进电灯、电话、自来水,中国人看自来水、电灯好,所以就跟着引进来。还有西方制度,像市政管理制度、教育制度、星期天休息制度等,在租界施行了以后,中国人自然也会施行。道路管理既对外国人有效,也对中国人有效。西方文化对上海人影响非常具体,非常直接。外国人把西方的东西带过来,是起一种示范作用,上海人是看在眼里的,理解在心里的,所以老上海人对外国东西接受是有心里的认可。外国人把上海当做自己的家,要把上海建成一个跟西方发达城市同步发展的城市,这使得上海变得很西化。但上海97%以上人口是中国人,本身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所以上海变得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第三,缝隙效应,上海是由三个“城市”合成的。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在华界跟租界之间,形成一道缝隙。华界和租界之间的管理最薄弱,有空隙可以钻。在近代上海,凡是交界的地方,就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在民国初年,很多清朝政府的遗老遗少,都是前清官员,他们到上海租界,不承认民国政府,继续效忠于清政府,他们在上海平安无事。为什么?因为只要有地方住,没有人可以干涉你的政治信仰。越界筑路也非常值得研究,虹口公园那边有很多越界筑路地区,近代上海很多的事情发生在缝隙地方,发生在越界筑路地区,这是理解上海很重要的地方。

  有缝隙效应,就会发生治安问题,近代上海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个青帮头目,主要活动地在法租界。法租界跟公共租界差别很大,公共租界工商业比较发达,税收多,比较富裕,因此在警力等方面比较强,管理比较好。法租界工商业不发达,比较穷,法租界就通过一些地下经营,收取灰色收入。如对走私,明禁暗放。法租界与青帮达成交易,走私活青帮做,好处大家分。黄金荣他们的发展,和租界结构、管理特点密不可分。

  日本人把闸北炸了,把南市炸了,四行仓库为什么能坚持那么长时间?这跟上海城市特点有关。日本军队不能用高炮轰,高炮轰怕轰不准,四行仓库边上就是两个大的煤气包,煤气包在租界里面,炸掉煤气包就会牵涉到租界的煤气供应和极大的安全问题。所以,四行仓库打的墙洞是平地打的。第二跟四行仓库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租界跟华界交界线的边上,四行仓库守军进入租界,必须把枪交出来。苏州河南面是安全的,北面不安全,也正因为这样,日本军队在苏州河北面开战的时候,苏州河南边呢,外国记者却站在楼上,一边喝咖啡一边写战地情况报道,这情况只有上海有。二战时,其他城市如华沙等,要沦陷便全沦陷,要保全则全保全,而上海呢,说沦陷没有全沦陷,说保全又没有全保全。“八一三”抗战失败以后,上海市长俞鸿钧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上海沦陷了,其实是上海华界沦陷了。那时候上海城市的主体部分在租界,经济80%以上在租界里面,因此华界沦陷不等于整个上海沦陷了。中国政府从华界撤走后,中国政府派出的司法机构在租界里面继续工作。孤岛时期,法庭继续在租界里面的中国司法机构,依然服从重庆政府领导,不服从汪伪政权。

  第四是会馆公所。全国各地的人来到上海,靠各个地方的同乡、亲戚朋友帮忙,因此会馆公所变成了上海非常重要的机构。上海社会是典型的移民社会,这个社会里面的居民,只有先后之别,没有主客之分,大家都是各个地方来的,谁都不是这个地方的主人。近代上海80%到85%的人是全国各地来的。那个时候的上海,有地方住,有工作做就是上海人,走了就不是上海人。来来去去,没有主客之分,只有先后之分。

  全国各地人在上海办厂、开公司、办学校,他们都跟原来家乡地方保持很密切的联系。比如安徽人在上海办的面粉厂、纺织厂,工人基本上都是安徽人。上海有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都是广东人办的,里面的职员几乎都是广东人。上海跟各个地方保持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上海是个信息总汇,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全国各地的事情都是上海的事情。上海五四运动中,什么人最勇敢?最积极?上海的山东人最勇敢,最积极,他们跑在前面,原因是五四运动跟青岛的权益有关系,青岛的权益跟上海山东人的生意有关系。如果理解了上海人口结构,再看上海近代史上很多运动,就会发现这一特点。

  移民人口对上海文化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双重认同。上海人在家里说家乡话的,到外面说上海话。他到外地就觉得自己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产品的质量、工艺比外地高。上海产的商品,价格高。因此到外地亮出上海人的身份是加分的。但是他在上海做不好的事情时,他说我是外地人。他一开口是绍兴话、安徽话、苏北话,这种双重身份,有个好处:骂上海人不好的时候,他也掺和骂,说上海人好的时候他也说好。双重认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批评机制。上海人常常会因外地人对其评价为“你真不像上海人”而高兴。一种文化,能够有机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这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反之,如果始终认为自身的文化十分出色,就会渐渐衰弱下去。

  不同时期,海派文化是不同的。今天市政府的文件已经把海派文化定义为上海文化,我们今天讲上海文化就是海派文化。但是,近代人讲海派文化,其含义就有所不同。

  近代的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城市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缺失传统士绅功能、融合近代西方文化元素、以追逐实利为目的、彰显个性、立足大众,灵活多变的上海城市文化。具体表现为四个特点,即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无论是绘画、戏剧,都跟商业有关系,因为要牟利就一定会重视世俗,老百姓喜欢什么,他就会迎合老百姓的胃口,就会做什么,老百姓喜欢的不断变化,所以文化会不断的改变。还有就是开放。它因为要世俗、灵活,必然要开放。

  1949年后,人口禁止流动,资源配置由市场配置变成政府、国家配置。上海城市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商业为主,变成以工业为主。1956年后,国家重视上海发展。中央批准从江苏划进松江、青浦、上海、嘉定、宝山、川沙、金山、奉贤、南汇、崇明十个县,上海面积增大。

  1956年以后,上海定位服务全国。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以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1/10的工业产值,1/6的财政收入。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0,远远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准。上海在工业方面表现突出,像人造卫星、万能水压机,都是上海的产品。上海支援全国人才,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支援全国100多万技术人才,这是了不起的巨大贡献。上海以自己的优质产品服务于全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个外地姑娘出嫁时能有一台上海产的缝纫机就很了不起,上海男子有上海永久牌自行车,比现在的奥迪汽车都神气,送客大白兔奶糖,那是非常前沿的。

  但上海也有自己的问题,工业发展、人口集聚,于是交通问题有了,污染问题有了,住房问题有了。上海人在心里面感觉自己很能干,对国家贡献很大,但回到家一看自己住房问题、交通问题,他们就会有怨气和傲气的二重奏。这些都和经济结构有关。这和近代上海有关,如果没有曾经的发达,国家也不会把上海发展为经济中心。全国那么穷,上海勒紧裤带,给国家做贡献,这也是应该的。回过头来讲,上海人的日子也相对好过一些,这与国家对上海方方面面的照顾比如政策支持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我们强调“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建设全球卓越城市,新的海派风格也得到了彰显。李强书记强调“三个文化”,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强调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无论是红色资源、海派文化还是江南文化,都跟上海这块土地一路走来的传统密不可分。所以讲上海历史文脉和海派关系时,注意梳理上海历史的传统,再回过来看传统跟红色文化跟海派文化有什么关联,海派文化跟江南文化有什么关联,跟上海城市所处的特定位置有什么关联,大家必须会有新的理解。

  (根据中华艺术宫“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系列辅导讲座与座谈”整理,有删节)


上一篇:美食美酒
下一篇:上海取代苏州长三角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