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观察|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融合发展的路径_乐鱼登陆网站_乐鱼登陆-网站登陆入口 

乐鱼登陆网站

企业邮箱 | 乐鱼登陆 | 乐鱼登陆入口 | 乐鱼登陆网站

乐鱼登陆网站

格物观察|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融合发展的路径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上海市社科界专家学者从多领域多角度开展研究阐述,推出了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提供智力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文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崇选,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金方廷对于“三大文化”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

  上海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白准确地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发展”。这不仅把握住了上海文化开放融合的优秀特质,更为彰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神韵魅力提供了充足表现文化主体性的明确路径。我们期待“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创造出充足表现“最红上海、最潮海派、最忆江南”的文化新形态,为提升上海“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提供强劲内在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丰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是文艺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近年来,重大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创作得到长足发展,文艺原创的“高峰”“高原”效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社会效应,特别在如何用好优质文化资源方面,上海推出了一批尝试融合“三大文化”且具备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原创精品和扛鼎之作。

  “因一部剧爱一座城”,《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各个年龄群体中成功“破圈”,不着一字,尽显其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成为一张代表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名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故事发生地安排在老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报馆,悠扬舒缓的《渔光曲》旋律响起,带有江南韵味的舞剧,将石库门、里弄、街头、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特色艺术作了写意再现。绝妙地结合了红色主题、海派布景、江南余韵,三种文化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当代上海文艺舞台的奇迹。上海沪剧院推出沪剧《一号机密》、上海淮剧院的都市新淮剧《寒梅》、上海昆剧团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等曲艺作品,通过汇集于上海的江南传统戏曲形式对经典红色作品进行全新阐释。

  自红色历史中提炼故事的底色和灵魂,从海派和江南元素中传达细腻的生活肌理,于真挚情感与寻常人性中表现真实上海,这批以表现现实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主题的文艺作品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促成了“三大文化”元素的内在交融。将红色文化主题的文艺创作与江南城市文脉传承、海派文化传承展示相结合,为推动“三大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一条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实践路径,而以高品质原创作品带动“三大文化”的阐释与传播,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使得上海城市精神在具有深度的作品中得到了精准刻画。

  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对于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有着由外而内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由社交新场所、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所构成的上海公共文化空间新格局已一步步成型。如何以“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丰富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从公共文化布局、功能等方面有效助力“三大文化”的有机融合,赋能城市空间的文化力量,推动现代城市文明慢慢的提升,成为实现城市韧性发展的主要路径。

  2021版《上海红色文化地图》系统梳理了上海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资源。以“一馆五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遗址,在历史上分布在具有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气息的街区巷陌中。在弘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力恢复红色文化遗址的日常性和生活性,转型成为日常生活中有意味的场景,寓红色文化传播于行而不觉的生活世界。

  一批新场馆的建设也慢慢的开始着力突出对“三大文化”的融合表达。上博东馆提出要打造“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特别强调要增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进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及教育体验功能。《三年行动计划》特别在“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专项行动”中要求,深入推动城市记忆工程、提升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必须同时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的总库建设提上日程。这些举措在未来的落地,将为“三大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2021年,全市非流动人口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0.2平方米。依托这一优势,在梳理、挖掘“三大文化”资源及特色的基础上,要逐步将“三大文化”融合发展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让更多的市民很方便快捷直观地体验到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质和精神品格,更好地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城区规划与文旅融合相协调的背景下,上海各个城区分别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场景和旅游集群,充分调动区域内的文化资源,深度传达着“三大文化”的不同面向。

  虹口北外滩海派文化传承创新区和徐汇徐家汇源景区的“海派文化之源”,均以“海派文化”为区域发展的文化标记。松江区新城建设以松江深厚的文化渊源为依托,传承区域优良历史传统江南文化,挖掘民俗民风、历史名胜等资源,打造了一批以江南文化为标志的具备高辨识度的文化项目。青浦区同样借助“五大新城”建设,将“最江南”的文化符号嵌入到城市建设的理念中,重现江南古镇风貌,在家门口体验现代江南水乡特色。

  各个城区深入挖掘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延续红色革命遗产。一大会址所在的黄浦区以多种方式利用区域内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例如在红色遗址密集的区域以市政道路串联方式服务红色旅游,构筑文旅融合、互动体验的城市红色徒步路线;为了让红色文化贴近青年一代,积极运用“科技+游戏+互联网”的宣传展示方法介绍区域内不同时期红色印迹。

  可以说,过去几年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在上海多个区域内作了深入的弘扬、阐释,“三大文化”的概念也为各个城区在规划和发展中确立了明确的导向。如何在此基础上以“三大文化”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城区文化的高水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将是下一阶段城市区域文化发展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方向。

  顺承文旅行业在新技术时代将井喷发展的大趋势,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于2017年初由全国知名公共文化专家符湘林先生联合多位业内大咖共同发起成立。

  研究院以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助力文化品牌建设为使命,广泛集聚各类专家学者、专业机构,打造“平台式”“一站式”新型文化智库,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创企业未来的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包括顶层设计、评估督导、资源导入和项目合作等。

  目前,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全国文化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兴智库机构,业务涉及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福建、海南、新疆等地,深受业界好评。

  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处理。

上一篇:海派文学经典是海派文化传承的基础
下一篇:30本海派文丛尽现立体“大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