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础 季平谈海派绘画_乐鱼登陆网站_乐鱼登陆-网站登陆入口 

乐鱼登陆网站

企业邮箱 | 乐鱼登陆 | 乐鱼登陆入口 | 乐鱼登陆网站

乐鱼登陆网站

张培础 季平谈海派绘画

  2015年10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举办“水墨缘——张培础、季平师生画展”,共展出50余幅精品画作。张培础、季平是当代海派绘画的代表画家,他们的作品为天津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吸引了众多津门书画名家以及书画爱好者前去参观,并得到普遍称赞。

  张培础,1944年出生上海,祖籍江苏太仓。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人物科,擅长中国画人物创作,水墨人物写生。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民盟书画院副院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国画工作室主任、《水墨缘》画刊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培础先生当过兵当过水手,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造就了他在美术创作上的成就,是海派画家继方增先生之后沪上又一位有代表性的写意人物画家。早在四十年前,他的中国画作品《闪光》曾在当年的画坛产生一定影响,是那个年代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2000年以后张培础老师的水墨人物写生更关注他身边的人物,更关注水墨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手法,吸收了西画中的表现特点,在画面处理上大胆的进行了探索,使其作品在墨块、色彩、光影的处理上有着强烈的个性特点,但中国水墨的写意精神依然闪光。他的画并不那么庄严、伟岸、深刻,在题材上大做文章,却自然而然的把你带入当下的时代与生活,给人以一种无声的绵绵不绝的感动。

  季平,1956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代水墨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会员。

  季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受业于张培础老师,与先生亦师亦友至今。记者出身的他,视点始终聚焦在城市的平民生活,他重视表现用多元的技法,清醒的思辨力,以及富有同情心的笔触,描绘寻常百姓的生活,打工者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带着怀恋的心情描绘都市的风景,这些温馨的画面慢慢的变成了都市人文精神的缩影。季平的画真实,铿锵而有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力。他将中国画、油画、连环画等多种艺术语言融为一体,点、线、面的组合,黑、白、灰、的体现,色墨与光影的交融,给人以更丰富的想象空间,独特艺术的个性使其作品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价值。

  本次画展由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承办,旨在促进津沪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展览期间,张培础、季平与本次画展策展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馆长苏鸿升一同做客人民网天津视窗,畅谈海派绘画的艺术特点。

  2015年10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举办“水墨缘——张培础、季平师生画展”,共展出50余幅精品画作。

  张培础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受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邀请来天津举办画展,本次展览共展出50余幅作品。“天津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国际化都市,那么到天津办展,我们大家带来的作品既要代表个人的顶配水平,也要代表上海的海派绘画,所以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用尽心思挑选的。”[详细]

  张培础强调,艺术创作一定要通过生活对画家要有所打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尽管时间很短,也能画出好作品。反之,如果对一个题材没有感觉,即使苦思冥想,画了好几个月,最后也不一定满意。”[详细]

  张培础认为,传统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尊重传统并不是一定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传统的题材,最重要的是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中国画的精髓就是它的表现形式,它的笔墨内涵。”[详细]

  “程十发先生说,‘海派无派’。它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某种技法的表现。”张培础说:“不是说这样勾线是海派,那样勾线不是海派。海派的精神是,不固守某一样东西,我可以把我从山东带来的某一个风格融入到上海的这些风格里。你是江苏过来的,也可以把江苏的东西融入进去。”[详细]

  “艺术并不是说,一定清秀就好,或者一定画得彪悍就好,他们各有特色,很难评价哪个城市的绘画更好。”张培础说,“如果我的画能够让有些艺术家、一些年轻的学生,感觉到画也能这么试试,他把这个感觉找到了,再经过自己的努力实践,我相信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详细]

  季平认为,画家作画,应该是表达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是自我情感的一种流露,这些感情是至上的。“作为上海人,当城市开始这样一种变化,我更应该把过去的、或者记忆当中的这么多东西描绘出来,传递一种精神,就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如何思考文化的含义,怎么把过去的文化留下来。”[详细]

  季平表示,“其实绘画是一个思考过程,画家将自己的思考通过画面表达出来,同时让观赏者能够感受到你所思考的事情。”季平表示,“我觉得这是艺术的关键,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详细]

  “海派其实是‘融合’的一个代名词。”季平表示,因为上海地域特点,画家们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在一起交流、切磋,相互融合,才成为所谓的“海派画家”。“有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感觉。”[详细]

  季平谈到,天津的文化渊源非常深厚,而且保存得很好,走在天津的街道,特别是五大道,能够明显感觉到这种文化的底蕴。再加上天津人对艺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得天津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早上起来就有人在花园里唱京剧,各个唱的像专业技术人员一样,这就能够准确的看出天津人的文化渊源和文化品位。”[详细]

  苏鸿升表示,城市文化需要交流。海派文化是上海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文化现象,此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邀请到的张培础和季平两位画家是当代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海派文化的特点,进而对天津文化起到启示作用。[详细]

  苏鸿升介绍,张培础的作品既有非常严谨的一面,又有非常自然的效果;既有完全中国传统的笔墨和线条基础,又有西画的色彩运用、造型处理手段;在具体的绘画表现上,张培础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固有形式,而是不停地改进革新。[详细]

  “季平有中国画的基础,又有西画的能力,所以,他将中西方绘画结合,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加入光影关系,把灰墙灰瓦的民国建筑艺术化。”苏鸿升说,季平的建筑绘画艺术水平较高,对天津的建筑画家有一定的启发。[详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书写鲜活的双城回忆
下一篇:讯飞翻译机30:重新“定译”语言翻译机新体验